「聖經人物陷入的死局,好像我們現在還在不斷重複著,而上帝如何成為那個解咒的人?」
講者/作者:王礽福傳道
主題:微讀聖經裡的青少年,以及他們的黑暗青春
講座日期:2025年7月20日下午3:00
線上講座開始前,總有各自的一點時間。每個人在不同的設備前面,或坐、或站、或步行,橫跨不同的時區和地理,一起在線上會議室見面,分割《微讀聖青——遇見聖經人物的徬徨少年時》第一場線上講座。
▌從聖經青春物語到聖經青春殘酷物語
王礽福傳道從他多年前在《校園雜誌》連載「聖經青春物語」專欄說起,一開始的寫作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只是觀察當下青少年事工的論述主要是為了社會科學,很好奇到底聖經裡的青少年發生了什麼事?寫了幾篇之後,看見「聖青」們除了有猶太青少年遇到的煩惱,更多的是他們中遇見的穿越與幽暗。而染色體與自身鄰近時空不斷相互影響、洞察,當聖經鑽述生命研讀到某個深度之後,就會與時代共鳴,例如她瑪的故事令人聯想到# MeToo 動物。王礽福傳認為道探尋「聖青」的動物園對當代教會是重要的:「當我們認為一個忽視的社會無能力培養心智健康的當地人時,憑什麼認為一個充滿醜聞的教會界又能夠?」
▌對照時下青少年事工主流觀點,以及聖青們的創新
現有的青少年事工有不同的模式、培育重點與成長期待,大概不脫「偉」、「光」、「正」第三階段培養樣貌,期待青少年事業有成、敬虔熱心或有正確的釋經神學。而王礽福傳道在寫作時看到「聖青」的許多故事不斷取代這些「恐資優生」的想像,例如木匠瑟拙口笨舌、總是分散受驚害怕的狀態與我們總希望青少年要善於表達、果敢無畏的期待落差甚大;耶弗他女兒的。牲,除了控訴愚昧的宗教敬虔,她對青春肉身的眷戀與哀悼,更顯著地表現出現代青少年身體訓練對肉身、意象缺乏關注;能幹但缺乏信念的約阿施王,也挑戰我們期待出群服的同工,還是敢於逆權的耶穌呢?
▌編輯的銳意與設計
《微聖青》的責任編輯陳琬蓉在回應時談到自己與這本書之間經歷了多年的故事,多年前的她是“聖經青春物語”的專欄編輯,今年的專欄要集結出書之時,又回到自己編輯。陳琬蓉在編書時也阿富汗對許多教會的觀點,例如自己年輕時在教會就接觸“但以理讀書法”,在編輯時特別把“不識時務”放在第一篇,強調但以理並並不僅是我們想像中“偉光正”的排名;她也把“如果我們對公義沉默,自然對我們沉默句話設計在兩截式的封面上。
▌看人如人
《微讀聖青》的特色是透過解經的方式「說書」,王礽福傳道觀察,我們常在聽講道的時候,會發現不管經文是用哪一段,最後歸結出來的結論都是那幾個,若直接將單一故事來用建立教義、甚至建立普遍真理,聽久了會覺得索然無味,也忽略了人物與深層的複雜性。透過文學解經的角度,讓我們能更深入的接觸聖經人物的處境,也能夠更接觸上帝在黑暗中的永恆盼望。